在八桂大地,传统的艺术和技艺随处可见。它们宛若一首锦绣浪漫的诗篇,书写着流光溢彩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致力于发挥非遗的社会价值,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更要“火”起来。
创新互联专注于企业成都全网营销、网站重做改版、梁溪网站定制设计、自适应品牌网站建设、H5响应式网站、商城系统网站开发、集团公司官网建设、外贸营销网站建设、高端网站制作、响应式网页设计等建站业务,价格优惠性价比高,为梁溪等各大城市提供网站开发制作服务。
广西非遗工作实现新突破
壮人善织,多喜重彩。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织锦技艺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早在2006年,广西的壮族织锦技艺就与布洛陀、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桂剧、彩调、毛南族肥套、瑶族服饰等19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隔15年,广西非遗再次集体亮相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且,广西本次申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列入项目16项,扩展项目2项,入选率达6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是历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入选率最高的一次。此次入选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武术、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多方位展现了广西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和历史文化,更实现了广西非遗工作的两个新突破。
其中,抢花炮(壮族抢花炮)的入选,弥补了广西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没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的空白;北海市贝雕(北海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贵港市大安校水柜习俗的入选,弥补了北海市、贵港市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空白,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均有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态传承让非遗更显年轻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那些传承了千年的地道风韵,在八桂大地上孕育、繁衍着。截至目前,广西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70项目、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914项,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令人赞叹。
或许仍有不少人对非遗的印象是古老的,濒临灭绝的才需要被保护。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柳州螺蛳粉可谓人气居高不下的“网红小吃”之一。从2014年,柳州诞生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到陆续出台螺蛳粉生产标准和发展规划,螺蛳粉从路边摊发展到了近百亿元的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柳州螺蛳粉的销售收入达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达130亿元,袋装网络销售高达11亿袋。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更形成了集现代农业、餐饮、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作为柳州极具代表性的民间风味,螺蛳粉实现了世代传承和当下的活态传承,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饮食类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搭建线上平台推广非遗好物
非遗如何得以活态传承?怎样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透过正在举办的2021广西“非遗购物节”,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本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通过“广西有戏”非遗技艺展演、“广西有礼”非遗手工艺商品展销、“广西有味”非遗美食展销、全区非遗大集市以及“云”上非遗产品直播带货等主要活动,宣传展示近年来广西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
购物节期间,不仅精选了区内250款特色非遗产品进行直播,还充分利用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唯品会、中国手艺网等电商平台展示并销售传统手工技艺。其中,淘宝于6月12日至20日,推出广西“非遗购物节”好店推荐专场,用于集中展示由自治区文旅厅推荐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店铺。
据悉,截至目前,全区各地包括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中华老字号以及从事非遗产品销售的企业或单位,仅线上参展店铺就达200家,涉及143个非遗代表性项目604种产品,非遗工坊企业87家,凸显了一个个活态非遗项目的适应力和存续力。(陈蕾)
来源: 南宁晚报
网页题目:大安抖音账号代运营(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广西非遗越来越“年轻”)
本文路径:http://scpingwu.com/article/sggg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