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开发者都遇到过回调地狱的问题。由于微信小程序的API基本都是基于回调函数的异步操作,如果不使用其他框架或者封装API,特别是使用较多的wx.request(),基本很快就会遇到回调地狱的问题,维护起来十分痛苦。
网站建设哪家好,找创新互联建站!专注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微信平台小程序开发、集团企业网站建设等服务项目。为回馈新老客户创新互联还提供了涉县免费建站欢迎大家使用!
举个例子
假设此时在正在开发一个社交小程序,其中有一个功能的是,小程序用户在登录后,可以查看附近的人。
假设使用以下的实现思路,我们通过wx.getLocation()获取用户当前位置,然后通过wx.request()请求后端数据。但在此之前需要登录,参考之前官方文档推荐的登录方式,先调用wx.login()获取code,再用wx.request()请求开发者服务器,成功返回自定义登录态(一般为access_token或其他令牌形式),之后再用自定义登录态请求业务数据。
为了方便看,我把官方文档里的登录流程贴出来⬇️
思路确定后,开始尝试coding(以下代码不建议看完)
/* 以下为Page对象的方法 */ getNearby: function() { // 判断是否已认证,可采用wx.checkSession()方案 if (isAuth) { // TODO: 获取业务数据 return } // wx.login获取code wx.login({ success(res) { if (res.code) { // 获取自定义登录态 wx.request({ url, method, headers, data, success(res) { // 请求成功 if (res.statuCode === 200) { // 读取响应体中的自定义登录态 let token = res.data.token // 保存自定义登录态 wx.setStorageSync("assess_token", token) // 获取位置信息 wx.getLocation({ success(res) { let { latitude, longitude } = res // 请求业务数据 wx.request({ url, method, header, data: { latitude, longitude }, success(res) { // 请求成功 if (res.statuCode === 200) { let data = res.data // 数据渲染到V层 this.setData({ list: data }) } // 请求失败 else if (res.statuCode === 400) { // TODO } // 其他错误情况状态码处理 // TODO }, fail(err) { // 调用失败处理 } }) }, fail(err) { // 调用失败处理 } }) } // 请求失败 else if (res.statuCode == 400) { // TODO } // 其他错误情况的状态码处理 }, fail(err) { // 调用失败处理 } }) } else { // TODO // 登录失败 } }, fail(err) { // wx.login()调用失败处理 // TODO: ... } }) }
回调地狱出现了。气功波代码,别说别人,就连自己看都会觉得恶心。
某天英明的产品经理站了出来,说我们可以加点XXXXX,你可能还得找个地方嵌套其他微信接口或者多加几个if else
分支,到时候就找个地方哭吧。
解决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今风暴式的前端生态,仰仗于Node以及ES6+的出现。
ES6后对于异步有多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采用generator/yield
,但generator
函数使用起来其实比较麻烦。另外一种是采用Promise
,相对比较简单。ES7也可以采用async/await,
但本质上async/awai
t也是基于Promise
。下面介绍Promise
。
Promise
Promise创建
创建Promise很简单,Promise本身是一个构造函数。通过new创建。构造函数的参数为一个回调函数,回调函数有两个参数为resolve和reject(无需手动维护)。resolve和reject是用来改变状态。关于状态放到后边讲。
// Promise实例的创建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TODO })
Promise有个缺点,一旦创建便会立刻执行。所以一般会用一个函数进行包装。
let getPromise = ()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TODO }) }
Promise状态
Promise实例有三种状态,pending
、resolved
和rejected
,Promise
实例创建后就会处于pending
状态。回调函数中的resolve
和reject
就是用来改变Promise
实例状态的。当调用resolve
时,Promise
实例会从pending
变成resolved
状态,表示成功。当调用reject
时,Promise
实例会从pending
变成rejected
状态,表示失败。
let getPromise = ()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TODO // 处理结果 if (result) { resolve(successObject) } else { reject(error) } }) }
常用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为then
()和catch
()这两个方法,通过then
()的传递效用就可以解决回调地狱的问题。
其中then
()可接收两个参数,都是回调函数,第一个回调函数用来处理resolved
状态,参数为Promise
实例调用resolve传递的成功对象。第二回调函数用来处理rejected
状态,参数为调用Promise
实例调用reject
传递的错误对象。
实际中then()
我们一般只用来处理resolved的情况,即只传递第一个回调函数。对于rejected
情况更多是采用catch
()统一处理。
let getPromise = ()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TODO // 处理结果 if (result) { resolve(successObject) } else { reject(error) } }) } getPromise()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TODO }) .catch(err => { //TODO })
使用then()
方法可以继续返回一个Promise
对象,通过return
一个新的Promise
,可以持续的向下传递。
getPromise() .then(res => { //第一层Promise console.log(res) // TODO return getPromise() ) .then(res => { // 第二层Promise console.log(res) // TODO }) .catch(err => { // TODO })
其他常用方法有诸如Promise.all()
,Promise.race()
。当需要等待多个Promise
结果时会采用。两个方法都是接收一个由Promise
组成的对象数组。使用Promise.all()
时,只有当全部的Promise
对象全部resolved Promise.all()
状态才是resolved
。而Promise.race()只需有一个Promise
对象为resolved
时,其状态就为resolved。
更多方法可阅读相关文档。
封装小程序接口
学习了Promise基础,通过封装异步操作,使用Promise链就可以解决回调地狱问题。
因为wx.request()使用频率比较高,先对wx.request()封装。
/* 可以将公用的方法挂在app.js中 */ request: function(method, url, header, data)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x.request({ method, url, header, data, success(res) { resolve(res) }, fail(err) { reject(err) } }) }) }
基本框架就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修改,比如请求url的基础路径,添加一些公用的header,针对状态码做一些全局处理等。
request: function(method, url, header = {}, data = {}) { // 启动时可将storage中的令牌挂到app.js let token = app.assess_token if (token) { header["Authorization"] = toke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x.request({ method, url: "https://api.domain.com/v1" + url, header, data, success(res) { // 请求成功 if (res.statusCode === 200) { resolve(res) } // 请求成功无响应体 else if (res.statusCode === 204) { /* 可做一些成功提示, 如调用wx.showToast()、wx.showModal()或自定义弹出层等 */ resolve(res) } // 未认证 else if (res.statusCode === 401) { /* 可做一些错误提示,或者直接跳转至登录页面等 */ reject(res) } else if (res.statusCode == 400) { /* 可做一些错误提示*/ reject(res) } else if (res.statuCode === 403) { /* 无权限错误提示*/ reject(res) } // ...其他状态码处理 }, fail(err) { /* 可做一些全局错误提示,如网络错误等 */ reject(err) } }) }) }
封装之后,举个例子,发送请求就可以修改为
/* 方法体中 */ let app = getApp() app.request("POST", "/auth", {}, { username, password }) .then(res => { // 第一层请求 // TODO 成功处理 return app.request("GET", "/goods", {}, {}) }) .then(res => { // 第二层请求 // TODO 成功处理 // 渲染视图 }) .catch(err => { // TODO 错误处理 })
封装一下其他的微信接口
/* 可以将公用的方法挂在app.js中 */ wxLogin: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vle, reject) => { wx.login({ success(res) { if (res.code) { resovle(res) } else { reject({ message: "登录失败" }) } }, fail(err) { reject(err) } }) }) } getLocation: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x.getLocation({ success(res) { resolve(res) }, fail(err) { reject(err) } }) }) }
对于最初的例子,可以就修改为
/* Page对象的方法 */ getNearby: function() { // 判断是否已认证,可采用wx.checkSession()方案 if (isAuth) { // TODO: 获取业务数据 return } app.wxLogin() .then(res => { // 将code发送给开发者服务器,获取自定义登录态 return app.request("POST", "/auth", {}, { code, res.code }) }) .then(res => { // 保存自定义登录态 setStorage("access_token", res.data.access_token) // TODO: 其他登录成功操作... return app.getLocation() }) .then(({ latitude, longitude }) => { let url = "/nearby?latitude=" + latitude + "&longitude=" + longitude return app.request("GET", url) }) .then(res => { // TODO: 数据处理 let data = res.data // 渲染视图层 this.setData({ data }) }) .catch(err => { // TODO 错误处理 }) }
之后若有需添加新的请求或者其他异步操作,直接在Promise链上操作就行了。
以上就是Promise实践 实现微信小程序接口封装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创新互联其它相关文章!
文章名称:Promise实现微信小程序接口封装过程
当前地址:http://scpingwu.com/article/pgpo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