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Microsoft中如何使用.NET Core SDK遥测数据,文章内容质量较高,因此小编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成都创新互联是一家专注于成都网站设计、成都网站建设与策划设计,老城网站建设哪家好?成都创新互联做网站,专注于网站建设十年,网设计领域的专业建站公司;建站业务涵盖:老城等地区。老城做网站价格咨询:028-86922220
Microsoft发布了采集自.NET Core SDK用户的遥测原始数据集。数据集的时间跨度是从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二季度,为了解当前开发人员使用SDK的情况提供了一个视角。据Microsoft的Rich Lander介绍,今后Microsoft将每季度提供一次遥测数据集,数据集将以开放数据共享署名许可(ODC-By,Open Data Commons Attributions License)提供。
数据反映的是从命令行使用.NET Core的情况,因此未涉及.NET Core的Visual Studio用户。.NET Core SDK 1.X采集如下应用信息:
正在使用的命令(例如:build、restore等);
命令的退出码(ExitCode);
对测试项目所使用的测试运行程序;
调用的时间戳;
运行时节点中是否存在运行时ID
正在使用的CLI版本;
操作系统版本。
Lander指出,对于.NET Core SDK 2.X系列,遥测进一步采集下述应用信息。应注意的是,每个从命令行运行.NET Core SDK的机器,对应于一个匿名并唯一的ID:
dotnet
命令的参数和选项,用于确定使用该产品的更多细节信息。例如,采集dotnet new
的模板名称,采集dotnet build --framework netstandard2.0
所指定的框架。遥测只采集一些给定的参数和选项,而非任意的字符串。容器,用于确定SDK是否在容器中运行。这有助于Microsoft确定是否应进一步提供更多的支持容器的工作。
命令的持续时间,用于确定一个命令运行的时间。这对于识别那些值得深入调查的性能问题十分有用。
目标.NET框架,用于确定所使用的目标框架,以及是否指定了多个框架。该应用信息对于了解最广泛使用的.NET标准版本情况,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使用指导是十分有用的。
哈希MAC地址,用于确定机器的加密ID。该ID是匿名且唯一的。这对于确定使用.NET Core机器的总体数量十分有用。考虑到用户的反馈意见,Lander称这些数据将不会对公众发布。
必须加以重申的是,是否参与.NET Core SDK遥测项目是一种可选的行为,但是采用了默认为参加的方式。这意味着,如果开发人员不希望参与其中,将必须去设置一个环境变量(即DOTNET_CLI_TELEMETRY_OPTOUT)启动禁用。此外,Lander重申了遥测并非.NET Core运行时的组成部分,因此应用信息采集只针对.NET Core SDK用户。
Microsoft的.NET Core团队不仅扩展了所采集的应用信息数据的范围,而且正根据他们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去改进.NET Core 2 SDK。首先,团队将会为不同的Linux提供统一的构建版本,而非为每个其所支持的发布版(例如Red Hat、Debian等)提供一个单独的版本。其次,一个对macOS用户利好的消息是,OpenSSL不再是必须的。团队正为实现从源代码构建.NET Core 2而做一些改进(此前并未提及),使得.NET Core 2 SDK更易于加入到Linux发布版的软件包架构中。
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使用得最多的命令是不同的。
OS X(macOS):“restore”使用得最多;
Linux:“run”使用得最多(达一千一百万次,远高于第二名“restore”的三百万次);
Windows:“build”使用得最多。
.NET Core SDK本身并不记录用户的IP地址,但Microsoft的服务器会做记录。客户的IP被截为三个八位的字节,这使得Microsoft可以追踪全球范围内的SDK使用情况。对于从操作系统层面看,.NET Core SDK开发人员使用Windows最多,占71%,使用Linux的占18%,而使用macOS的占11%。
如果对这些已提供的数据集感兴趣,可以直接从Microsoft获取。(需提请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集是一些很大的文件,大小从188M到516M不等。)
关于Microsoft中如何使用.NET Core SDK遥测数据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名称:Microsoft中如何使用.NETCoreSDK遥测数据
地址分享:http://scpingwu.com/article/jhco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