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hon数据可视化实现泡泡堆积关联图”,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Python数据可视化实现泡泡堆积关联图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Python数据可视化实现泡泡堆积关联图”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创新互联服务项目包括安徽网站建设、安徽网站制作、安徽网页制作以及安徽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年来,我们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行业经验、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等,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互联网行业的解决方案,安徽网站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以成都为中心已经辐射到安徽省份的部分城市,未来相信会继续扩大服务区域并继续获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
前言
有小伙伴说,使用 matplotlib 做出来的图表比不上其他的基于 js 包装的库(pyechart、bokeh、plotly等)漂亮,他们可以还可以交互。同时,基于 matplotlib 包装的 seaborn 似乎也比较省代码。
本想写一篇文章整体说一下这些库的对比,但是如果没有实际例子不太符合我的风格。
因此,今天的目标图表是其他上层可视化库难以做到(或者根本无法完成):

此图表是模仿《经济学人》,是关于加拿大移民与出生地相关的图表
那些基于 js 包装的可视化库,在js环境下,按理应该是可以做到。但在 Python 中就不会这么乐观
有机会我会分享 d3.js 的做法,你会发现他与 matplotlib 的思路很相似
本文所需要的库如下:

行8:cycler 包只是为了方便定义颜色板
数据是这样子:

行3:泡泡图的数据列
行4:堆积图的数据列
本文所有的通用函数以宽表作为依据,行索引放 X 轴,每一列作为不同的图表系列
这是颜色的定义:

m_color_cycle 定义了7个系列的颜色,颜色值提取自示例图表
m_bubble_color 是泡泡图的颜色
篇幅有限,我不会对所有的知识点都作详细讲解
逐一击破
通常复杂的可视化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图形组合而成,显然这次的目标图表是由3个部分组成:
堆积图,实际就是四边形图形而已
泡泡图,实际就是圆圈图形
中间作为连接修饰的长方形
为什么我用"图形"去描述他们?
如果你使用一些上层的可视化库,你会发现他们会在图表类型层面归类,这无疑让你能快速作图。但缺点就是无法随心所欲定制化图表。
而 matplotlib 提供了底层"图形"的控制,同时也提供了基本图表操作。
首先看看如何做出堆积图,下面以2个系列作为示例:

行7:使用 Axes.bar 方法可以画出柱状图,其中 bottom 参数决定了每个柱子的起始位置,默认情况下全是0
行11:当画第二个系列时,只要把第一个系列的 y 值设置为 第二系列 的 起始点,自然而然就做出了堆积图的效果
图表如下:

知道这个原理,那么就可以定义通用的函数:

本文所有的通用函数都基于宽表数据
行3:通过累计求和+偏移操作,求出每个系列的 bottom 值
行5:直接从 DataFrame 中遍历取出每一列,分别画柱子。m_color_cycle 是之前定义好的颜色板
行3是基本的 pandas 操作,有兴趣可以参考我的 pandas 专栏
调用如下:

行3:原数据有多余的列,要选出需要的列,然后按第一年的值,横向排序一下
图表如下:

基本的图表做出来,最后再调整一些细节(比如y轴的位置,刻度线等等),因为这些只是一些操作,非常简单。
接下来做泡泡图
图形属性映射
数据可视化的本质,实际是数据到图形元素的映射。
看看之前的堆积图,我们成功把数据中的3种维度数据映射上去:
年份,映射到柱子的水平位置(x轴位置)
数值,映射到柱子的高度(调用 bar 方法时的参数 height)
地区,映射到柱子的颜色
看一个极端的例子。数据中还有一列移民人数(migrant),我们仍然可以往堆积图上映射:

虽然现在图表看起来非常奇怪,但的确是可行:

每一年的柱子宽度与数据 migrant关联起来,柱子越宽,表示那一年移民人数越多
现在,你应该感受到数据可视化的本质,同时也看到,每一种的图表可以合理映射的维度是有限的。
比如上面的堆积图的柱子宽度显然不是一个合理映射属性。
解决方法就是用其他的"图形"继续做映射。
我们在同一个坐标系上画散点图,映射关系如下:
圆点的水平位置映射为年份
圆点的垂直位置映射为固定值(只要在柱子的下方就可以)
圆点的半径映射为数据 migrant
代码如下:

本文所有通用函数基于 DataFrame 固定列名。比如数据中需要有名为 size 的列,此列作为泡泡的大小。
行6:Axes.scatter 即可画出圆点,参数 s 就是圆点的半径
参数 clip_on 设置为 False,可以防止圆点太大超出了可视区被裁剪
调用如下:

行6:把列名修改合适
行7:参数y,决定泡泡的位置。注意这里的 -25 是对应图表上y轴的数值
看看图表:

下一步,加上中间连接修饰的矩形框
画图形
matplotlib 内置了许多基本图形,因此创建图形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在
行9:创建一个矩形,第一个参数是系列,表示 x、y 的位置。
行10:往坐标系中加入这个图形
注意,上面行9中设置的参数的数值,默认是按数据表示。
比如,[0,40] 的40,相当于指定矩形的左下角点位于 y 轴值为 40 的位置
但是,[0,40] 的 0 应该表示的是 x 轴,为什么是0?
这是因为我们作图时,传给 x 轴的是字符串:

此时坐标系 x 轴被 matplotlib 转成 0 开始的升序编码
matplotlib 有6种坐标系转换,这是最重要的核心机制,这里不深入讲解
看看效果:

矩形左下角在 第一个柱子中间,y 轴点40的位置
高度刚好占 y 轴 20个单位的长度
宽度刚好是 10 个柱子宽度总和
知道了原理,那么需求就非常容易了:

看看效果:

非常好,为泡泡图加上数据标签,原理与之前一样:


最后,按要求调整轴的细节即可:

完整调用如下:

效果如下:

你会发现,整个过程我们一直在设置数据与图形的关联,这就是 matplotlib 的核心思路!
看似需要很多代码,但是我们非常容易就可以使他们在不同的数据之间重复使用。
接下来我会继续编写更多非常规要求的图表,敬请关注!
到此,关于“Python数据可视化实现泡泡堆积关联图”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
本文标题:Python数据可视化实现泡泡堆积关联图
分享URL:http://scpingwu.com/article/gcpiio.html